“國安委”起航
  自今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置國安委,時隔近三個月後,這一超級機構首次公開信息。根據專家判斷,國安委的職能不是具體的辦事機構,而是在應對國家安全威脅方面,做頂層的戰略設計和統籌指揮的機制設置
  本刊記者/蔡如鵬
  4月15日,備受外界關註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安委)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習近平在會上劃定了該委員會的政策範圍,並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強調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習近平對國家安全觀的闡述,不僅涵蓋了國內、國外兩個方面,還涉及到了國內的各個方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安全與軍控研究所所長李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對維護國際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今後國家安全戰略的設定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
  自今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置國安委,這是時隔近三個月後,這一超級機構的首次公開信息。這次會議也被外界解讀為國安委正式啟動運作的標誌。
  首提“總體國家安全觀”
  習近平的講話顯示,這個成立不久的委員會的權力將觸及國內及外交政策的幾乎各個方面。他列舉了該委員會所監管的11個領域: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以及核安全。
  專家稱,中國版的安全委員會將具有雙重職責:既負責國內安全,也管理外交政策。
  習近平在會上說,“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李偉表示,在當前全球化的形勢下,國家安全的外延更加擴大。對於國家安全的內涵,原來我們更多地強調傳統的國家安全問題,只局限在領土與主權的安全問題,現在由於時代的發展,除了傳統的軍事安全,非傳統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多了,包括資源、能源、生態安全等,構成了國家安全更加豐富的內涵。
  此次習近平對中國國家安全觀的闡述,是迄今為止在國家安全觀的闡述上最具體的一次,國家安全觀所涉及的領域最為細化。
  他在闡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時指出,將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謀求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國土安全與國民安全、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與共同安全、安全與發展的有機統一。
  李偉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這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也是第一次提到“總體國家安全觀”所涉及各個方面之間的關聯性。
  “不同於以往單純的傳統和非傳統國家安全觀念”,李偉說,習近平對國家安全觀的闡述簡明扼要,不僅涵蓋了國內、國外兩個方面,還涉及到了國內的各個方面,把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辯證科學地結合在一起。
  在習近平近期的國內外行程中,國家安全是一個反覆出現的關鍵詞。3月24日在荷蘭海牙,首次闡述中國的核安全觀;4月9日,視察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強調武警部隊作為國家反恐維穩的重要力量,要堅決有力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活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4月14日視察空軍機關,要求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分析認為,這些都顯示出習近平對於國家安全問題的憂患意識與戰略思考。國內接連發生的惡性暴恐活動,周邊日、菲等國的挑釁,轉型期經濟模式對資源環境的消耗破壞等,都對國家安全提出嚴峻挑戰,加深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安全思考。
  金燦榮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綜合近期言行,加之此次國安委第一次會議的講話,習近平的國家安全思想日漸清晰。
  不過,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並沒有涉及中國與周邊關係的熱點問題,而是強調要重視共同安全,互惠互利。
  分析指出,這也透露出中國設立國安委並非所謂“強國標配”的應景之舉,也不是為了針對如日本問題、南海問題、釣魚島等某一問題,而是基於長治久安的考慮。
  再次強調“命運共同體”
  “國安委的成立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國內的安全,更多的是著眼於大國的周邊。”金燦榮認為,國安委成立後,在對外戰略中,特別是在安全領域,中國將會更為積極主動。
  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設立這麼一個常設機構後,未來中國提供國際公共安全產品的效率和能力都會有所提高,反應速度也會加快。”
  在講話中,習近平要求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打造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
  金燦榮指出,打造“命運共同體”是中共十八大以後的新表述方式,主要是應對西方把中國視為“異類”而提出的戰略觀點。
  自從十八大提出後,習近平在多個外交場合都曾提到過這一概念——無論是首次會見外國人士,還是2013年3月的首輪出訪,抑或是在博鰲亞洲論壇和訪問東盟——而此次在闡述國家安全時提到“命運共同體”還是首次。
  早在2012年7月,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席“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時習近平就在講話中提出了和平、合作和共同安全的觀念。
  當時他稱,面對複雜多樣的安全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置身事外,也不可能靠單打獨鬥來實現所謂的絕對安全。一個國家要謀求自身發展,必須也讓別人發展;要謀求自身安全,必須也讓別人安全;要謀求自身過得好,必須也讓別人過得好。
  金燦榮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中國正在以“命運共同體”為紐帶創建新的安全體系。這不同於美國以軍事同盟維繫安全,以盟友關係劃分敵友。習近平提出的命運共同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實質性全方位綁定關係,是比軍事同盟更密切的安全體系。
  “超級機構”橫跨黨政軍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安委副主席李克強、張德江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國安委常務委員、委員。
  值得註意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成立的另外兩個機構即中央深改小組、中央網信小組,在舉行第一次會議時,央視《新聞聯播》都播出了會議畫面。這令外界得以管窺這兩大機構的基本人員架構。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安委的首次會議,卻只見文字不見畫面,其人事組織方面的消息仍是空白,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瞭安全問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李偉分析認為,國安委這樣的“超級機構”,必須有黨、政、立法機構的存在。他說,“通過習近平的闡釋,國安委的內涵與外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豐富,只有在這三方面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才能對全面維護國家安全發揮作用。這也解釋了李克強、張德江成為國安委副主席的原因。”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分析指出,過去中國在國安方面的機制比較分散,外交是外交的,軍隊是軍隊的,國安是國安的,政法是政法的,聯繫得不緊密,所以要建立一個相對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這樣的體制,能快速地作出重大決策,不至於出現顛覆性錯誤。
  汪玉凱認為,所謂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首先是把整個國家安全機構放在中共中央來了,這就帶有非常鮮明的中國特色,但它又融合了黨、政府和立法機構的負責人,不是一個純粹的黨機構。
  此前,國家安全領域“九龍治水”的局面廣受非議。國防動員委員會、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國家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等數十個中央及國務院層面的議事協調機構,安全管理職責交叉、重疊且權威性不足,本身又造成了新的無序局面。
  即使是專司國家安全議事協調工作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其局限性也較為明顯。該小組於2000年9月由中共中央組建,與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合署辦公,直接負責統籌協調國家安全工作領域重大問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更是認為,國安委是現有外事領導小組的“升級版”。
  習近平在國安委的第一次會議上說,國家安全系統必須“集中統一、精幹高效”。
  李偉認為,國安委的職能不是具體的辦事機構,而是在應對國家安全威脅方面,做頂層的戰略設計和統籌指揮的機制設置。“國安委解決任何問題,都是從全面的、全方位的、綜合性的角度,絕不會從單方面來考慮問題,否則就失去了意義。”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ivlhgrux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